——源于中国明代的传统文人插花——

花道宏道流相关内容和最新资讯将同时在

宏道流官网『hongdaoliu.com』、微信『宏道流』、微博『宏道流』上发布。

所有图文资料可供学术研究、学习研讨和评论分析,但未经许可不得用于商业目的。

若需要在商业环境中使用宏道流图文,请与宏道流中国管理机构联系,谢谢!

关注宏道流
【雅道】追闲情,尽雅兴
来源: | 作者:pmoefaa3c | 发布时间: 2023-05-14 | 309 次浏览 | 分享到:
古语云:“立夏,四月节。立字解见春。夏,假也。物至此时皆假大也。” 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值此时节,风暖昼长,草木繁茂,万物由生到长,绿意葱茏的悠长夏日缓缓开启。





初夏是一场荼蘼花事:茉莉、芍药、鸢尾、蔷薇……
每一株,都在初夏时光里使出浑身解数,恣意绽放,清风起时,碎玉纷飞。
开到荼蘼花事了,惜花惜时的古人留它不住,便要折一枝花,或赠予良人,或簪于头上,或插在瓶中,引夏入室,水动清凉,来日方长。
文人插花,颇爱“朴素清雅”。将文人生活发展到极致的明人,偏爱素白的花,尤以梅花最甚,只需一枝,便可为厅堂增添一丝精致。
冬尚如此,春暮夏始,自然也少不了。
“好折待宾客,金盘衬红琼。”早明人八百余年的南北朝诗人庾信,深谙此道。花开得正好时,折来一枝,插在盘中,金色的盘子衬着红色的花蕾,室内花香清芬,室外光移影动,若是一时兴起,抚琴一曲,真是不胜之境……


初夏时候,适合把日子泡在茶里过。看一片片细嫩的叶在杯中悠然舒展,茶色渐渐碧绿清莹,啜上一口,清香曼妙,消暑祛燥,身心惬意。

一盏香茶,一曲清音,在口口清香中远离浮尘,在悠悠琴声中感受清雅……


今人好自嘲不能安稳度夏,离了空调难以保命。苦热之心,古人也有,文人甚至直接把苦热情绪写进了诗里。


杨万里夏日因热难寐,便走到院子里乘凉。夜静月明,却候不来风,只听见远处的竹林里,传来一声声虫子的鸣叫,心中犹生一阵清凉之感。于是,写下“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颇有追凉之趣。

白居易倒是懂得解暑的法子:吃青梅,喝冰饮,吟得“紫蕨行看采,青梅旋摘尝。疗饥兼解渴,一盏冷云浆。”

喝冰饮不过瘾的话,还可以直接吃冰。明清之际,从立夏这天开始,街头小巷处还会出现卖冰的,“编氓得卖买,手二铜盏叠之,其声磕磕,曰冰盏”。酸梅汤、冰水等各式冷饮也齐全,炎炎夏日滋儿一口,清凉透过嘴巴,直蹿五脏六腑,简直妙哉!


吴俗,立夏日必列青梅、樱桃与麦子,以飨祖先,名曰“立夏见三新”。

青梅长于江南,入口酸涩,以青梅入酒,可加入适量冰糖或蜂蜜。梅子的果香,与酒的醇厚、蜜的浓烈相互交融,口感酸甜怡人,最适合自斟浅尝。


春尽夏来,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初夏,樱桃红绽,娇小玲珑,缀满枝头。馋嘴的孩童,会挑熟透了的樱桃。熟透的樱桃个儿大、颜色深,轻轻一捏就溢出汁水来,入口即化,唇齿回甘。



至若芭蕉,此时也撑起巨大的叶子,“潇洒绿衣长,满身无限凉”。

以樱桃、芭蕉入画最妙者,莫过于丰子恺。丰子恺先生曾画过一系列樱桃芭蕉图,其中有一幅:一碟樱桃,帘后几叶芭蕉,清愁不展,小物搁置一旁,蜻蜓盘旋而上。虽不见人影,但其中游走的闲情逸致满溢,像极了初夏。


一个精致娇艳,一个宽阔澄碧。红无需多,只需一点,便映得“绿”也动人,多了丝余情,直沁到人心坎儿里。

时光,凭个雅兴就能消磨,日子,却要用份真心郑重地过。接着,只需静待热烈的盛夏走近。彼时,再用尽力气,恣意快活。

(本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文章所有)




Copyright@2019-2025 版权所有:宏道流中国发展中心 沪ICP备XXXXXXXX号 All Rights Reserved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