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匆匆,距离上次学习宏道流花道转眼间就过去一个月了。十月末在烟雨凄迷的深秋时节,众多宏道流门人又齐聚上海嘉定开展了为期五天的宏道流格花,我有幸第三次参加学习。
插花百遍始见心
——三学宏道流有感
(黑龙江)辛海滨
时光匆匆,距离上次学习宏道流花道转眼间就过去一个月了。十月末在烟雨凄迷的深秋时节,众多宏道流门人又齐聚上海嘉定开展了为期五天的宏道流格花,我有幸第三次参加学习。
宏道流是在日本江户时代中期,由初代家元望月义想依据中国明代文人袁宏道留下的插花理论专著《瓶史》一书开创的花道流派。当时的望月义想倾心于传入日本的《瓶史》一书,并产生了心灵的共鸣,他深受《瓶史》一书影响,创出宏道流这一个插花流派。宏道流插花讲究格调清雅,传统插花技术和人文清赏共存,枝条要灵动有韵,整体风格体现出文人情操。其思想性和风格一致延续至今,直至传承到现在的第八代家元望月义瑄。

这次宏道流第八代家元望月义瑄先生和宏道流本部事务局局长上村义尚先生又飞到上海亲自授课。这次课堂上我们学习了马耳兰、火龙珠、泽兰、阳光木百合、红叶李、尤加利叶、大蓟等花材的插法。其中宏道流对马耳兰的插法可以说在日本众多花道流派中别有风韵,既表现出马耳兰生长的姿态样貌,又通过叶片的姿态呈现出别具一格的美感,让人沉醉其中。
马耳兰是蜘蛛抱蛋科植物,也就是大家常见的叶兰,作为很常见的绿化植物,可能很多人都没想到就是简单的几片叶子就能表现出风吹叶舞的画面。
这次学习宏道流对于我来说和前两次稍有不同,第一次是抱着对宏道流的好奇,试试看的心态来摸索一下,第二次是想迅速掌握技法插出更好的作品,但这次学习我对数百年前袁宏道先生讲究的“夫花之所谓整齐者,正以参差不伦,意态天然”,有了一点理解。

因为我们用的多是鲜切花,这与自然栽种的花木是有一些不同的,不同的地方缺少自然生长的灵韵,而宏道流的情操体特别注重枝材的灵动,这就需要插花者耐心去拗扭枝条,并不能使之人工之匠气太重。插的是枝条,实际是理顺自心,借花之型态呈插者之风雅。
明代文人袁公宏道为“公安三袁”之一,他以文章称于后世,他留下的《瓶史》短短数百字却深深影响后世插花美学。他提出“性灵说”在文学上创作直抒胸臆,辞贵自然,反对堆切辞藻,贵在真情实意。那么我想在插花作品中在也要符合袁宏道这一思想。

家元望月义瑄先生对于每种花材的插法认真传授,而上村先生穿梭于同学之中,随时纠正指导每位同学的作品。我也有幸在插作柏枝的时候得到上村先生的指点。
我使用的柏枝比较清瘦,刚上手就弄断几枝,最后一枝正愁不知如何插作是好,这时上村先生走到我的座位前坐下,他拿起剪刀把这一枝柏修剪的如虬龙曲转一样,并告诉我柏木是古树,所以枝条可以显得苍劲有力。确实经过上村老师修改后瓶中的柏枝古意盎然。

从嘉定结束这次学习后,回来后我一直思索如何插的作品能契合袁宏道先生《瓶史》的精神,体现出文人雅趣?一是多从花草入手,如家元望月义瑄先生常年苦练一样,大浪淘沙始见金,插花百遍甚至千遍可能才方合前人之心。二是多看性灵派得文学著作,从袁公宏道及其兄弟的著作中吸取文人精神,并灌注在插花之中。三是多取法自然,不能急于一时,多学习宏道流各位前辈的作品,理解和掌握宏道流插花的内涵。
花乃风流第一事,瓶中嫣然格最清。插花是我们借植物之美唤醒内心深处的情感,透过枝条的伸展,抒发自己对自然之美、对人生的感悟。愿在以后的生命里,日日与花为伴,性灵情真,此为人间至乐至雅之事。(配图均为作者习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