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过中国人去日本学习花道的,也听说过大陆人去台湾学习花艺的;如今出现新动向:几位台湾人组队跑到大陆,学习源自中国明代袁宏道《瓶史》的日本花道宏道流,奇不奇?妙不妙?趣不趣?且听台湾妹子如何说:
听说过中国人去日本学习花道的,也听说过大陆人去台湾学习花艺的;
如今出现新动向:几位台湾人组队跑到大陆,
学习源自中国明代袁宏道《瓶史》的日本花道宏道流,
奇不奇?妙不妙?趣不趣?且听台湾妹子如何说:
宏道流家元指导作者插花中
宏道流之旅:
花道最耐人尋味的探索
(台湾)宋亚璇
前陣子,我讀到一句極具力量的話:「心中有丘壑,眉目作山河」。丘壑象徵內心的壯闊,山河則代表外在的從容與大氣,意指真正的君子不僅內在涵養深厚,外表亦流露出超然世俗的風骨與格局。
這種內在世界的深邃與外在氣度的展現,也在這次的中国南京宏道流學習之旅中得到了真切的體會。
建築師兼宏道流資深師範若山誠治老師說:「宏道流是審美藝術的至高境界」。如此崇高的評價,道出了宏道流這一花道流派所展現的風骨、氣節與信念追求。而這份精神,在三位老師身上各有獨特的詮釋,我希望將其紀錄下來。

宏道流家元点评作者插花中
器物無聲 觀其有魂
有一日,賴素貞老師向宏道流望月义瑄家元請教,想更深入了解不同質感的花器適合哪些植材品種,家元沉思片刻,給出意味深長的回應:「用心思考什麼花材搭配什麼花器,本身就是一件極為美妙的事。」
聽到這番話,我深感其中的微妙。翻閱《宏道流花道》一書,便可見宏道流格花對銅器的偏愛 ── 觚、鼎、砂缽、三足酒樽等,皆為歷代文人雅士所珍藏,或為案頭清供,或為書齋雅玩。花材與花器的搭配,並非單純的形式選擇,更關乎感受與心意。如何讓兩者相得益彰,相映成趣,正是插花創作中最耐人尋味的探索。

作者习作
花開一瞬 剎那芳華
上村義尚老師說:「插花,是表現季節流轉的藝術。」而宏道流尤為獨特,以單一花材、寥寥數枝,便能勾勒出季節的氣息,構築出一方安定而餘韻無窮的意境。
插作一盆與自然同頻、與自身心境契合的宏道流作品,是一種極度療癒的體驗。不同的花材皆有獨特的表情,需依其特性選枝、彎枝,使之更貼近植物本身的姿態。例如,插作梅花,講求「母枝為老木,氣條生幼枝」,藉由「氣條」寄託後繼有人的意象;葉蘭則運用「追葉」的手法,使新生葉自然捲曲,如同破土而出的生命力;至於草本植物,保留多數葉片,賞其野趣天成、生機靈動的姿態。
花開一瞬,尤見於草本植物。家元特別提醒,草本植物的插作不同於木本植物,它們嬌嫩易失水,對時間與手法有著更高的要求。「動作要快,因為手溫會影響植物的水份流失與葉片的狀態。」此次插作的鬱金香,家元意味深長地說:「這是一種『一期一會』的花,像這類只在一瞬間帶來短暫饋贈的花材,在插作的當下才是最美的。」
這句話讓我陷入一種想像 ── 轉瞬即逝的美,或許如宋徽宗的瘦金體,那獨特的韻味無人能夠復刻,是時光凝結的剎那之詩。插花亦然,唯有珍惜當下,方能在眼底留住最動人的瞬間。

作者习作
順勢而生 通透自在
若山誠治老師說:「學習宏道流,與「禪」有異曲同工之妙。」在這門藝術中,不纏鐵絲、不繞膠帶,不借助任何外力,而是憑借心手合一的力道,專注每一處彎折,順應植物的天性,使其歸於自然,也在此過程中尋找內心的平衡。那種全神貫注的瞬間,猶如屏息凝神入定,無關外界喧囂,唯有手中的枝條與內心的律動相應。當枝條順勢成形的那刻,徬彿有一股清流貫通四肢百骸,帶來通透而自在的舒暢感。
學習宏道流不僅是對知識與技法的修習,更是一場對自然秩序的尊崇與思考,也是個人信念與選擇的深層探討。這正是宏道流的深邃之處,亦是其藝術表達上的高雅之處。

宏道流格花中国(南京)第5期学习班合影
宏道流 ── 花道流派中極爲罕見的風格
純道先生說:「宏道流是花道流派中極爲罕見的一種風格。」
經過數期課程的學習,我也深有感觸。插花是一種樂趣,是內心思想的具象表達,但風格卻如同一個人的立世基礎,決定了其在世人眼中的位置。是追求符合世俗眼光的「繁複精緻」,還是選擇「細膩流暢,凝練中見靈動」……
有句話說:「龍飛得過高,可能會遇其它;世事若太過鋒芒畢露,易招折損。」宏道流別具一格,猶如家元的作品,從不張揚,也不刻意展示,深知含蓄之美,將內斂之韻化作獨特的風骨與氣概,那份深邃的力量包裹於溫潤之中,一筆一畫,藏鋒但不藏志。